在高一課程會隨著年紀的增高而逐漸增難,所以在這個時候有些同學會覺得壓力比較大,畢竟歷史的知識對我們來說是特別關鍵的,所以在學習起來一定要加的認真。今天帶大家一起來復習一下,高一歷史: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單元測試。
選擇題
1.(2016•江蘇宿遷高一期末考試)“其留下的較深刻的遺產是:制度變遷可以用非革命的手段完成,從此后,歷不再出現重大的暴力沖突,和平漸進的改革成為其歷史發展的特色。”材料中的“其”指()
A.英國的“光榮革命”B.美國的聯邦
C.法國的1875年憲法D.德意志帝國憲法
解析:選A。1688年,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聯合發動宮廷政變,邀請荷蘭執政威廉和瑪麗,驅逐原國王詹姆士二世,通過這種“不流血”的政變事實上確立資產階級的權力,符合題干主旨,故A項正確。
2.1689年英國《權利法案》規定:未經議會同意,國王無權廢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執行;不得侵犯議會的征稅權;議會議員選舉不受國王干涉……該法案()
A.確立了民主共和制
B.奠定君主立憲制的法律基礎
C.規定國王由選舉產生
D.廢除了君主所有權力
解析:選B。根據所學,英國為君主立憲制,故A項錯誤;1689年《權利法案》確立了議會的主權,限制了君主權力,標志著君主立憲制的建立,故B項正確;根據所學,國王世襲,故C項錯誤;該法案確立了議會與國王的集體,故D項錯誤。
3.二戰期間,英國首相丘吉爾說:“我從不為議會所困擾,但我事事都得與我的內閣商量并獲得內閣的支持。”這說明英國責任內閣制下()
A.內閣可以彈劾首相B.首相和內閣相互牽制
C.內閣成員集體負責D.首相必須對內閣負責
解析:選C。材料中說首相不為議會所困擾,但事事都得與內閣商量并獲得內閣的支持。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內閣成員對事務集體負責,并與首相在政治上共進退,故選C項。
4.(2016•湖北荊門高一期末考試)下列四幅建筑物的圖片中所反映的政治內涵與其他三幅不同的是()
解析:選B。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國會大廈、白金漢宮(英國王宮)、唐寧街10號(首相官邸)的圖片所反映的政治內涵均是民主政治制度,而太和殿卻是反映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美國國會大廈與白金漢宮(英國王宮)、唐寧街10號(首相官邸)所反映的政治內涵相同,選擇B項符合題意。
5.(2016•湖北荊門高一期末考試)1787年憲法第十款規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締結任何條約,參加任何同盟或邦聯;鑄造貨幣;發行紙幣……”,1792年第十條修正案規定:“憲法未授予合眾國、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權利,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這兩項規定的核心是()
A.協調了中央和地方間的關系
B.避免了中央集權的弊端
C.中央與地方間分權制衡
D.可以發揮地方的積極性
解析:選C。1787年憲法第十款反映的是中央集權,1792年第十條修正案反映的是地方權力,協調了中央和地方間的關系是表面現象,故A項錯誤;“避免了中央集權的弊端”只能反映1792年第十條修正案的內容,是片面的,故B項錯誤;兩項規定分別提到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說明中央和地方的分權與制衡,故C項正確;“可以發揮地方的積極性”只能反映1792年第十條修正案的內容,是片面的,故D項錯誤。
6.(2016•江蘇鹽城高一期末考試)“美國憲法之父”麥迪遜在1787年制憲會議上說:“需要筑起一道籬笆,即挑選一部分經過啟蒙的公民,人數有限而立場堅定,時時能夠起來提出異議,對付激進狂躁的眾議員,保護有可能受到多數人壓迫的少數。”據此判斷,麥迪遜提出這種主張的主要目的是()
A.建立全民民主B.實現權力制衡
C.改革邦聯政治D.強調地方自主
解析:選B。根據題目中的關鍵信息“保護有可能受到多數人壓迫的少數”,故A項錯誤;根據題目中的關鍵信息“時時能夠起來提出異議,對付激進狂躁的眾議員”,故B項正確;根據題意可以看出是在立法權方面設立另一個機構以限制眾議院的權力,改革邦聯政治強調的是加強中央集權,與題意無關,故C項錯誤;美國1787年憲法是為克服邦聯制的弊端而設,邦聯制的主要弊端即是地方自主權太大,故D項錯誤。
7.一般來說,美國是權力執行,不是監督,它主要受國會和較高法院權力的監督。但美國資產階級認為按照“分權制衡”的原則,在接受監督的同時,還應有自衛能力。這在1787年憲法中表現為()
?、倏偨y擁有“立法否決權”②總統是元首,對憲法負責③較高法院大法官由總統提名④總統有權解散國會,重新選舉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選C??偨y擁有“立法否決權”體現了“分權制衡”的原則,故①正確;總統是元首,對憲法負責,體現了憲法至上的原則,故②錯誤;較高法院大法官由總統提名,體現“分權制衡”的原則,故③正確;美國總統沒有解散國會的權力,故④錯誤,選擇C項符合題意。
8.如圖是一幅政治諷刺漫畫,標題為“別爭了,我們都一樣”。以下選項與作者觀點相一致的是()
A.“黨派精神是的較危險的敵人”
B.“兩黨只是同一個錢幣的正反兩面”
C.“如果非同一個政黨一起就不能進天堂,我寧愿永不進天堂”
D.“在共和黨選區,我是民主黨人;在民主黨選區,我是共和黨人”
解析:選B。從題干中的標題可以理解,美國的兩黨都代表資產階級的利益,只是代表的利益集團不同而已。B項體現了這一基本內涵。A、C、D三項在某種程度上都反對兩黨制,與題干中的觀點不一致。
9.讀圖,圖中著作的部分目錄及內容研究的是()
A.英國B.法國
C.美國D.德國
解析:選B。英國新政體確立是通過1689年《權利法案》,故A項錯誤;根據所學,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頒布于1875年,與題干吻合,故B項正確;美國憲法頒布于1787年,故C項錯誤;《德意志帝國憲法》頒布于1871年,故D項錯誤。10.“(它)是共和主義與君主主義妥協的產物,它雖然承認了共和制,但君主制的陰影處處可見……這樣一部不倫不類、伸縮性很大的憲法既能適應君主制也能適應共和制。”“它”是指()
A.英國《權利法案》
B.美國《1787年憲法》
C.《德意志帝國憲法》
D.《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解析:選D。根據材料“它雖然承認了共和制”,而英國、德國都是君主立憲制,非民主共和制,故A、C項錯誤;美國不存在君主制,也不存在共和主義與君主主義的妥協,故B項錯誤;根據材料“(它)是共和主義與君主主義妥協的產物,它雖然承認了共和制”,結合所學,第二帝國結束后,國民議會內部保皇派和共和派尖銳斗爭,經過妥協,以一票之差,間接承認共和制,故D項正確。
11.在德意志帝國里皇帝有權任命帝國宰相和官員,有權召集和解散議會。軍官均由皇帝任命,將軍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議員都被譏笑為“綿羊腦袋”。被稱為“騎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發出的較好道圣旨就是“致我的軍隊”。材料所反映的實質是()
A.在德意志帝國資本主義制度出現倒退
B.德意志帝國開始實行壟斷
C.屬于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局部調整
D.德意志帝國具有濃厚的專制主義和軍國主義色彩
解析:選D。由皇帝的權力極大,可以看出德意志帝國具有濃厚的專制主義色彩;由將軍的地位高、軍官均由皇帝任命、“致我的軍隊”等信息可以看出德意志帝國具有濃厚的軍國主義色彩。
很多的同學會覺得歷史的知識難度比較大,而且歷史的知識也是非常的復雜,但是只要用心學習,其實還是能夠找到很多的學習方法,尤其是歷史的知識對我們來說是特別的重要,所以學習歷史知識也是特別關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