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中國(杭州)快遞大會發布《快遞發展報告》,顯示去年中國快遞包裹業務量穩居世界較好,收入達10566.7億元,且中國快遞企業實力明顯增強。國家郵政局局長趙沖久表示,要突出快遞行業的可持續性,提升核心競爭力,注重數字化發展,加快推動無人機、無人車、無人倉的應用,并重視化發展。
11月22日消息,第五屆中國(杭州)快遞大會今日在浙江桐廬召開,國家郵政局、商務部、萬國郵聯等快遞行業主管部門相關負責人,以及圓通速遞、申通快遞等快遞企業代表分別做主旨演講,探討快遞發展的趨勢。會上發布《快遞發展報告》、郵政業“三智一碼”科技研發成果、《全國農特產品包裹地圖》等信息,有12個重大快遞物流項目現場簽約,其中有多個項目落地桐廬。
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錫彬在會上發布《快遞發展報告》。報告顯示,去年中國市場規模,市場活躍。中國快遞包裹業務量自2014年起穩居世界較好,2022年中國快遞包裹業務量為1105.8億件,業務收入10566.7億元。去年中國快遞包裹服務品牌集中度指數為84.5%,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中國快遞包裹企業實力明顯增強,中國郵政、順豐速運列世界500強企業,中通、韻達、圓通、申通等業務量均超過百億件規模。去年中國快遞基礎設施投入持續加大,服務能力不斷增強,各營業網點達到43.4萬處,擁有國內快遞專用貨機161架,擁有運輸汽車36.8萬輛。
報告還顯示,東南亞市場發展迅猛,競爭加劇。東南亞是較具潛力的新興市場之一,電商市場的增長數據連年刷新數據。去年東南亞快遞包裹業務量超過100億件,業務收入約800億元。
國家郵政局局長趙沖久在第五屆中國(杭州)快遞大會上表示,要突出快遞行業的可持續性,提升行業的核心競爭力。一方面要注重數字化發展,主動適應新一輪技術革命和數字經濟發展的大基礎,將數字技術作為推動行業變革的關鍵推動力,以數字化轉型構建自身的核心競爭體系,包括加快推動無人機、無人車、無人倉的應用,依靠科技提高行業服務的穩定性、安全性、便捷性和綠色化。
此外,趙沖久還提及,快遞業要重視化發展,主動適應經貿規則重構的走向,認真學習先進理念、經驗和商業模式,不斷增強組合利用國內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提高行業的資源配置效率和運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