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2-17 09:12 關注度:18
中國消費者協會近日發布了一份2023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報告。根據報告,全國消協組織在上半年共受理了615365件消費者投訴,解決497142件,解決率為80.79%,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59064萬元。其中,因經營者有欺詐行為得到加倍賠償的投訴為9782件,加倍賠償金額為336萬元。此外,消協組織還接待了消費者來訪和咨詢58萬人次。
投訴數據
在所有投訴中,商品類投訴為327979件,占總投訴量的53.30%,服務類投訴為274328件,占總投訴量的44.58%,其他類投訴為13058件,占總投訴數量的2.12%。
在商品大類投訴中,日用商品類、家用電子電器類、服裝鞋帽類、食品類和交通工具類投訴量居前五位。其中,食品類商品投訴總量為48296件,較去年同期下降0.17%。
在服務大類投訴中,生活社會服務類、互聯網服務類、教育培訓服務類、文化娛樂體育服務類與銷售服務類居于服務類投訴量前五位。與2022年上半年相比,文化娛樂體育服務類、生活社會服務類投訴比重有所上升,互聯網服務類、教育培訓服務類投訴比重略有下降。
在具體商品投訴中,投訴量居前五位的分別為食品、服裝、汽車及零部件、通訊類產品、鞋。其中,食品投訴量為39773件,較去年同期上升5.45%。在具體服務投訴中,投訴量居前五位的分別為經營性互聯網服務、餐飲服務、培訓服務、住宿服務、美容美發。其中,餐飲服務投訴量為23480件,較去年同期上升14.49%。
投訴熱點分析
報告還針對上半年消費者投訴熱點問題進行了分析。主要涉及旅游出行、演出票務、教育培訓、食品安全、家裝建材等行業和領域。其中,旅游出行方面的問題主要包括酒店行業趁節假日大幅漲價,部分酒店缺乏誠信單方違約或砍單,旅游景區消費者體驗差,景區購物問題多發,導游強行推銷、強制購物問題屢禁不止等。
在食品相關領域投訴主要包括食品變質或食品中有異物,消費者用餐后引發身體或心理不適;銷售臨期食品不告知,如將臨期食品與其他食品混合銷售或未告知消費者為臨期食品;商家將無“藍帽子”標識及保健食品批準文號的普通食品偽裝成保健食品銷售,并聲稱具有某種保健功能甚至具有治療疾病效果;外賣渠道訂餐投訴量增長明顯,外賣食品不衛生、封裝不嚴、出現遺灑、送餐不及時、索要好評、發生爭議態度惡劣等問題頻現。
溫馨提示
中國消費者協會強調,針對旅游出行方面的投訴問題,異地出游的消費者應避免沖動消費、跟風購物。如購-當地特色商品,要事先了解當地有何特產、大致價格水平等,做到心中有數。如購-貴重物品,建議選擇當地知名正規商場購物,購物后要主動索取票據等購物憑證。
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這份報告對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進行了分析總結并對相關行業和領域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為消費者提供了一份重要的參考依據同時也提醒相關行業和領域加強管理和規范行為從而更好地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和維護市場秩序。
本頁面由 引航餐飲培訓自行上傳,本網不對該頁面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真實性和知識產權負責,如有侵權請聯系處理刪除qq:167208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