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考研:是指從211/985“雙”大學到普通高校的逆流現象,以考研學生的學校、身份、等級為判斷依據。
當今社會就業壓力大,學歷貶值快,讓許多本科生不得不卷入考研大軍,考研似乎成了大多數本科生的選擇。
大部分學生都想提高學歷。比如雙非大學想考211甚至985,211想考985,985想考top2,讓金字塔結構的頂端更加擁擠。
而且本身處于金字塔結構頂端的同學,反而退而求其次選擇了雙非普通大學。
根據《2024年中國大學生考研白皮書》的數據,2023年考研“降級”的考生比例為19%。那么,為什么好學校本科生要“逆潮流”,選擇“逆向考研”呢?
(1)考研人數逐年增加,上岸難度增加。
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參加碩士研究生考試的人數為474萬人,比往年增加了3.73%。
預計2024年考研報名人數將超過500萬,所以很多考生心理壓力很大,落地難度也會相應增加。許多考生主動尋求穩定,因為他們害怕失敗。
好學校的研究生保障率相當高,但是有很多“追求者”。為了保證自己能考上研究生,不如主動降低錄取難度,選擇一所水平相對較低的學校,這樣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研究生錄取。
近年來,由于疫情,尤其是去年,許多考生在感染新冠肺炎期間參加了考試。癥狀較輕的考生或多或少有一些身體癥狀,影響正常發揮;癥狀嚴重的考生直接放棄考試,導致大面積考場缺考,部分考場缺考率甚至達到50%。
上述部分考生,也許大部分都會選擇二戰,有了這些考生的加入,考研上岸的難度又增加了。
總的來說,雙非學校的學術水平相對不如985。、211大學,但也有一些雙非大學在某些領域有很強的研究實力。
例如,2021年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新生5%來自“雙”大學,包括浙江大學96人,以及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等多名好學校畢業生。武漢科技大學也有5%的新生來自“雙”大學,如同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等。
對于這類考生來說,“逆向考研”基本上是看中了雙非大學的優勢學科。雖然學校水平有所下降,但對研究生階段的科研和學術培養沒有明顯的影響,甚至更加突出。這是一個更明智的選擇。
不管是什么原因,985、211、選擇“逆向考研”的雙好學校生,很有可能會讓考研大軍越來越大,讓考研難度越來越大。考生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分析,選擇較適合自己的,而不是跟風。畢竟,如果他們主動選擇,他們將有更多的動力堅持下去。
好學校生在“逆向考研”的時候,成功的概率比較高,“逆向考研”的考生也很有勇氣。不管未來發生什么,過好當下,既然已經做出了選擇,那就堅持自己的選擇吧!不要害怕流言蜚語,只有在你成功的那一刻,你才能得到掌聲。
微信掃碼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