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碩士學位是較早的專業學位。目前,它包括20個行業領域,包括課堂教學、學前教育、職業技術教育和教育管理,涉及180多個招生單位。8月23日,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綜合教育考試大綱》(以下簡稱《大綱》)發布,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大綱》從考試性質、考試目標、考試方法、試卷結構和調查內容等方面制定了具體規定,并附有本科目樣本。
為什么教育碩士要加上綜合教育作為統一考試科目?如何向考生發出信號?
據教育部教育考試院相關負責人介紹,統一命題的教育碩士第三單元考試科目名稱仍為“綜合教育”,由教育部教育考試院統一命題。
為何要加上教育綜合作為統一考試科目,其背后的深遠意義何在?
北京師范@副校汪明表示,教育部對教師培養的重視,有利于提高人才選拔質量,深化研究生考試方式改革,實施分類考試。北京師范大學副校汪明表示,在教育碩士課程中增加業務課程統一考試,實施統一考試大綱和考試命題,非常有利于提高試題質量,提高考試選拔的公平性、科學性和選擇性。
華中師范大學測量與評價研究中心主任胡向東表示:“教育碩士的招生單位很多。過去,“教育綜合”實行自我命題。有多少個招生單位,有多少個自我命題試卷。試卷的問題、存儲和運輸都存在一定的控制風險。統一命題后,試卷相同,標準化標準化標準化標準化標準化標準化標準化標準化標準化標準化標準化標準化標準化標準化標準化標準化標準化。”
記者通過查閱各招生學校網站進行了初步了解。目前,華東師范大學等多所學校相繼發布了使用“教育綜合”統一命題試卷的信息。許多高校在招生規定中提到,全國統一命題學科(333教育綜合)將增加教育專業學位碩士商務課程的考試內容。
如何規定《大綱》的評價內容和形式,是考生十分關注的問題。
記者發現,《大綱》規定了三種題型,即多項選擇題、討論題和材料題,這與過去通常使用名詞解釋題、簡短回答題和討論題的題型結構不同。
胡向東表示,對統一試卷有兩種直觀的感覺。首先,試題數量略有增加,提高了考試信度,降低了試題隨機性對考生分數的影響。例如,有30道多項選擇題,可以測試基礎知識和知識應用能力,這在一定程度上區分了考生的能力水平。第二,在討論問題中,除了傳統的討論問題外,還增強了材料問題的類型。這類問題更適合專業學位候選人的評估。材料問題不需要考生大量背誦,而是要求考生閱讀材料、分析和回答,調查綜合分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對此,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主任、華東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院長代蕊華教授指出:“大綱在內容范圍上基本穩定,強調基礎。評估范圍包括四門本科基礎課程:“教育學原理”、“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學”,與過去大多數自我命題招生單位的范圍一致,沒有增加新的評估知識點。相比之下,一些難度大、內涵單一的關鍵知識也得到了適當減少。"胡向東說:“從長遠來看,預計教育碩士業務課程將進一步改革,突出專業碩士的特點。”。
在瀏覽了《大綱》之后,記者還發現《大綱》的附錄中有完整的樣卷和答案要點,考生可以提前用樣卷進行適應性訓練。
樣本論文共有30個單項選擇題、2個討論題和4個材料分析題,每個課堂材料分析題都有2個小問題。調查內容圍繞新的教育政策和教學實踐的應用進行。例如,試卷中的第34個問題和第二個問題“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家庭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強調不存在‘考試排名’行為。簡要分析這一要求對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什么積極意義。”這是結合“雙減”政策來檢驗學生對教育的認識。
“一般來說,在將‘綜合教育’添加為統一考試科目后,大綱中規定的知識內容和評估要求與過去相比變化不大。他們仍然重視核心知識的考試。考生可以根據大綱科學安排學習計劃,不會驚慌失措,以平靜積極的態度準備考試。”東北師范大學教授路海東建議。
教育部教育考試院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下一步將嚴格按照大綱規范控制試題質量,確保綜合教育科目試卷的公平性、合理性和標準化,真正選拔人才。
2023年《中國教育報》第二版
微信掃碼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