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子PLC的編程規范是確保程序有效、可維護和安全執行的重要指導原則。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西門子PLC編程規范:
一、項目規劃與準備
選擇合適的PLC型號及I/O點數:根據項目需求,選擇合適的PLC型號,并確定所需的輸入輸出(I/O)點數。對于有特殊功能需求的場景,應選擇相應的特殊功能模塊。
熟悉編程指令及編譯軟件:深入了解所選PLC的編程指令集和編譯軟件,以便有效地進行編程工作。
二、軟元件規劃
內部繼電器、保持繼電器規劃:根據程序需求,合理規劃內部繼電器和保持繼電器的使用,確保程序邏輯的清晰和準確。
數據寄存器、定時器、計數器規劃:針對數據存儲、時間控制和計數需求,合理規劃數據寄存器、定時器和計數器的使用。
三、程序結構設計
程序規劃:一般以故障提取、故障處理、手動處理、自動處理、輸出處理這樣的順序進行編程。對于大型工程或設備,按功能單元分段、分塊進行處理,如自動化生產線中的提升機、移行、頂起旋轉裝置等,應分別進行編程。
段注釋與可讀性:在分段分塊編寫的程序前加上簡短的段注釋,說明此段程序的功能。分塊或分段的程序在總體程序中的位置順序應基本上按工藝流程順序排列,以提高程序的可讀性。
共用因子提取:對如停止、急停、過載、超限、超時、安全光幕、碰停、門開關等共用因子進行提取,放在啟動回路或啟動主控、連鎖回路,作為整個程序結構的大前提。
四、手動與自動功能區劃分
手動功能區:將手動控制相關的共用因子提取出來,放在手動主控、連鎖回路,對手動控制進行保護、屏蔽、報警。
自動功能區:將自動控制相關的共用因子提取出來,放在自動主控、連鎖回路,對自動控制下的設備進行保護、屏蔽、報警。
五、安全與復位功能
程序總復位功能:設計程序總復位功能,以便在設備出現故障時能夠方便地恢復設備正常工作。總復位功能應充分考慮在復位過程中設備和人員的安全。
模式切換:在自動模式切換到手動模式時,程序應清除自動模式下的輸出和中間狀態。特別是在自動模式使用SET指令時,必須在手動模式用RESET指令予以清除。
六、編程習慣與命名規范
變量命名:推薦普通變量、全局變量、共享DB、FC函數使用camelCase命名法;FB使用PascalCase命名法,并在其后加DB;常量使用全大寫的SNAKE_CASE命名法。在SCL中,建議關鍵詞用小寫,系統自帶的函數用大寫,以區分用戶的函數。
注釋規范:注釋應清晰明了,避免使用泛指,盡量減少誤解。注釋應寫出代碼的意圖,而不是解釋某條語句或指令。
七、其他注意事項
嚴禁雙輸出:嚴禁在編制程序中使用雙輸出,即同一條輸出語句或同一個輸出線圈在程序中出現2次及以上。
特殊模塊使用:對于PLC的特殊模塊,在使用之前應查明其控制區和狀態區是否占用工作字,若占用則不得將這些工作字做其他方面的編程。
程序加密與保存:對于加密程序的密碼應有專門的文件保存,并注明相應的用戶名+密碼+權限。系統必須保留較終軟件程序,保存的文件名應包含項目編號、作者、日期信息和版本號等。
以上規范旨在提高西門子PLC編程的效率和質量,確保程序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實際編程過程中,還應根據具體項目需求和實際情況進行靈活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