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21日在全國范圍內開啟,341萬考生逐鹿考研“戰場”。與去年相比,2020年考生人數再增51萬人,報考人數首次突破300萬大關,再次創下歷史新高。
中國教育在線發布的《2020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顯示,從今年考生構成看,往屆生、女性比例均不斷提高。報告還顯示,從近年來究生報名熱門專業可看出,考生在選擇讀研時-青睞金融、法律、新聞與傳播、工商管理等社科類專業,而工科類專業報名熱度遠低于社科類專業,報錄比差異明顯。
但從本科及研究生就業情況看,社科類專業無論從就業率、薪資待遇方面,表現均不如工科類。而社會需求量-大的是理工科專業,尤其是工科專業。不少學生表示,工科方向的考試中,“難度”成每年熱點話題-。
“感覺今年的題有些偏難吧,尤其是數學和英語!”一名來自北京的考生坦言自己是跨專業考研,“本科階段的專業較冷門,就業相對困難,所以想去目標院校繼續深造。”這位考生坦言自己喜歡從事金融行業,報考專業與其未來職業規劃匹配度高,而且特別向往到目標院校就讀。她表示,身邊不少同學報考了知名高校的工科類專業,也有很多同自己一樣為未來職業“謀劃”的跨專業考生,“很多人在大二階段就開始了全身心備戰了,身邊的每個人都很努力”。
-指出,除報錄比差異明顯外,全國不同地區報錄狀態也有顯著特點。以地區來看,考生生源地主要集中在山東省、河南省、江蘇省、四川省、浙江省、湖北省、陜西省等,這些省市考生都出現大幅增長。比如四川增幅23.3* ,達到17.4萬人考研。而招生人數前面前五的省份為北京市、江蘇省、湖北省、上海市、陜西省,這直接導致每個省市報名人數和錄-取人數呈現失衡狀態。比如本屆山東省準考人數共313190人,報考人數居全國首位,但是報考山東省招生單位準考人數為164699人,而山東省錄-取計劃僅有30759,綜合錄-取率為18.7*,甚至高于全國綜合錄-取率。但是北京地區計劃招生7萬人,全國考生有42.5萬人報考,報錄比16.4*,低于全國綜合錄-取率。
“我報考的這所學校每年競爭都很激烈!”記者在考場隨機采訪中了解到,為提高競爭力,不少考生選擇考研輔導機構強化學習。一名同學告訴記者“今年難度確實大,還好自己一年半前就開始準備了,而且報的也挺給力”,她坦言“沒想到很多考題都是講過的原題”,她邊說邊向記者展示了海文考研考前發給她的一本書。書上一道英語作文題竟然和今年考研英語二大作文題幾乎一樣。記者了解到,絕大部分考生選擇報的因素-是為了提高復習的精準性。

報告顯示,10年來,以應用為方向的專業學位碩士招生數量逐年遞增,占比持續增大。2009年專業學位碩士占比僅15.9*,《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指出,到2020年,我國“專業學位碩士招生占比達到60*左右”。相關研究人員指出,專碩招生規模的增長,符合當前我國對研究生培養結構布局,滿足我國經濟發展需求。
考研報名上還有哪些特點?“好學校夢”一直是“焦點”。以北京為例,據北京教育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報考北京招生單位的考生共有46萬余人,增幅達18.7*。報考人數逾萬人的高校包括北京、中國人民、中國科、清華、中國傳媒、北京師范等17家招生單位。業內人士測算,2020屆雙-院校錄-取概率僅9*;而34所自劃線研招單位錄-取概率僅為3.5*。
記者了解到,隨著近年考研大軍規模不斷壯大,與“考研熱”同樣有著高關注度的“好學校熱”也迎來擴容之速。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報考“好學校”的考生源于就業前景好和職業發展好的雙重需要,不少考生選擇院校時較關注的因素則是所學專業實力和學校知名度。